《游子吟》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,通过描绘母亲为远行儿子缝制衣物的场景,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
一、诗句含义
前两句 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 描绘了一位慈祥的母亲手持针线,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衣物的画面,展现了母爱的细腻与关怀。
后两句
“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
- “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”:母亲在儿子临行前反复缝补衣物,担心他长时间在外衣破损无人修补,细腻地表达了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。
- 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:以小草难以报答春晖(阳光)的比喻,感慨子女的孝心难以回报母亲的恩情,成为传诵名喻。
二、创作背景
孟郊早年生活贫困,五十岁中进士后迁任溧阳县尉,将母亲接至身边赡养。此诗作于他官至溧阳期间,通过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片段,抒发了久别重逢的感伤与对母爱的感激。
三、艺术特色
白描手法: 全诗摒弃雕饰,以质朴语言刻画深沉情感,如“密密缝”“意恐迟迟归”的反复咏叹。 意象选择
四、文学地位
作为孟郊的代表作之一,《游子吟》与《寒食》并称“孟郊寒食诗”,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以亲情为主题的经典范例,千百年来广为传诵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