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择善而从”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中的名句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这句话是孔子的言论,最早见于《论语·述而》篇。
具体解析:
出处与原文 该句位于《论语·述而》中,原文为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这句话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学习,同时以他人的不足为鉴进行自我改进。
核心思想
- 择善者而从: 指选择他人的优点或正确行为进行学习。 - 改不善者
相关背景
孔子通过这句话倡导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,强调“仁”的实践需要通过观察、学习和反省不断积累。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修养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综上,“择善而从”是《论语·述而》中关于道德修养和学习方法的经典论述,体现了孔子的教育哲学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