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届时”一词的最早出处可追溯至唐代诗人骆宾王的《上瑕丘韦明府启》。该诗中写道:
> 属以蛬秋应节,雁序届时
此句中“届时”指大雁南飞时的季节,即秋季,常被用来表达对时间节点的约定或期待,多用于书面语,较少用于口语。
补充说明:
其他常见用法
该词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,如“届时务请出席”“届时果至”等。
近义词
包括“到时”“到时候”等,但“届时”更强调书面语的正式性和对时间的明确指向。
综上,唐代文献是“届时”一词的发源地,其含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已初具规模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