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蜻蜓文案网-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红蜻蜓文案网-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

59

陈景润与“数学王子”

陈景润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,1966年攻克“1+2”问题,被英国数学家赞誉为“移动了群山”。他生活简朴,常在昏暗灯光下演算手稿,最终成为国际知名数学家。

高斯的童年数学天赋

小学时,高斯仅用10分钟计算出1到100的和为5050,其算法为“倒序相加法”(如1+100=101,共50对)。17岁时,他仅用直尺和圆规完成17等分圆周的难题,奠定数学研究基础。

欧拉的“小插曲”

欧拉在教会学校求学时,因质疑“上帝镶嵌的星星数量”被老师斥责。他凭借对数学的独特见解,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思考能力,最终成为多领域数学巨匠。

阿基米德的“智慧与幽默”

- 计算圆周率:

采用“穷竭法”将π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,证明其值介于3.1408与3.1429之间。

- 棋盘放米粒:与国王约定,棋盘第n格放2^(n-1)粒米,最终米粒总数达10^30粒,展现了指数增长的惊人概念。

华罗庚的自学成才

华罗庚初中失学后,自学数学并撰写论文,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。他克服家境贫困,通过《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解法》等成果,成为我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