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二十四桥”的诗词作品较为丰富,以下是整理后的主要作品及赏析:
一、唐代诗词
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- 杜牧 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”
以二十四桥为背景,寄托对扬州故居的思念,成为扬州文化象征。
《洛桥晚望》- 孟郊
“天津桥下冰初结,洛阳陌上人行绝。榆柳萧疏楼阁闲,月明直见嵩山雪。”
通过洛桥的冬日景象,抒发现代长安的孤寂感。
《天净沙·秋思》- 马致远
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
虽未直接提及二十四桥,但“小桥流水”与扬州二十四桥的意境相通。
二、宋代及其他朝代
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- 刘辰翁
“一百八盘道路,二十四桥歌舞,身世梦堪惊。”
以夸张手法追忆南宋抗金往事,二十四桥成为历史沧桑的载体。
《淮山春晚》- 周密
“问谁识、芳心高洁,淮山春晚。”
通过淮山春景,隐喻对扬州故居的追思。
三、相关说明
文化背景: 二十四桥最著名的诗作出自唐代杜牧,原为寄居扬州时所作,后成为扬州城的标志性意象。 其他关联
以上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二十四桥的诗意与文化内涵,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也蕴含着历史与情感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