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兰克林的美德十三条是他在自我修养中总结出的行为准则,共包含13项内容,具体如下:
一、节制
饮食:饭不可过饱,酒不可喝高,避免过度消耗身体。
言语:言必于人于己有益,避免无益闲谈和碎语。
二、沉默
谨慎发言:只说那些对他人或自己有益的话,避免无谓争论。
三、秩序
环境管理:物品归位有序,事务按时完成,保持生活井然。
自律:通过规律作息培养责任感,如固定时间处理事务。
四、决心
行动力:当做必做之事时,持之以恒,绝不半途而废。
五、节俭
消费观:仅花费对他人或自己有益的钱财,杜绝浪费。
六、勤奋
时间管理:珍惜光阴,每时每刻做有用之事,剪除无谓行动。
七、真诚
处世态度:不欺骗他人,言行一致,思想坦荡公正。
八、正义
道德底线:不损害他人利益,积极履行利公利民的义务。
九、中庸
处世哲学:避免极端行为,学会容忍应得之伤,保持平和心态。
十、清洁
生活习惯:身体、衣着、住所保持整洁,注重卫生健康。
十一、宁静
情绪管理:不为琐事或意外事件惊慌失措,保持心如止水。
十二、贞洁
自我约束:除健康或生育需要外,克制房事欲望,避免损害身心或他人声誉。
十三、谦逊
人格修养: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,不受享乐、利益、野心等诱惑。
实践建议
富兰克林通过“美德条例”法实施自我训练,每周专注一项美德,通过记录过失来强化习惯。这种系统化方法可帮助现代人逐步培养自律意识。例如,若想提升节制能力,可先从饮食规律入手,逐步扩展到其他生活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