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红尘滚滚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:
一、基本字面含义
“红尘”的象征意义 “红尘”原指古代道路上飞扬的尘土,后借喻人间的世俗生活、情感纠葛或繁华社会。例如,佛教和道教中用“红尘”指代人间的轮回与因果。
“滚滚”的动态意象
“滚滚”为动词,形容尘土飞扬的动态过程,引申为世事如车轮般不断运转、永无止境。如“滚滚长江东逝水”即用此意象表达时光流逝的不可逆。
二、文化内涵与引申义
尘世纷扰的载体
该词常被用来描绘人生的喧嚣与无奈,包含爱情、亲情、友情等人际关系,以及名利、地位等物质追求的交织。例如,佛教中“看破红尘”指超越世俗执念的境界。
时间循环的隐喻
“滚滚”暗示世俗状态的持续循环,体现“前世今生,恒常古往”的哲学思考。
三、常见用法与语境
文学艺术: 多用于小说、戏剧等体裁,如三毛的《滚滚红尘》讲述抗战时期爱情故事,展现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。 日常表达
四、相关成语与文化背景
与“红尘”相关的成语还有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(唐代诗句,现多用于形容为爱情奋不顾身的浪漫场景)。该词的文化背景与佛教、道教的出世思想形成对比,既承认世俗存在的合理性,又倡导超越其束缚的境界。
综上,“红尘滚滚”通过尘土与动态意象的结合,成为表达人生百态的经典意象,既包含对现实喧嚣的描绘,也蕴含对精神自由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