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木瓜琼琚”的典故,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:
一、典故出处
该典故出自先秦《诗经·卫风·木瓜》。全句为:
> 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> 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> 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二、典故含义
字面与象征意义 - 木瓜、木桃、木李:实为三种果实,此处泛指对方赠送的礼物。 - 琼琚、琼瑶、琼玖:均为美玉,象征珍贵情意。 - 典故通过“以木果报美玉”的对比,表达对情谊的珍视超过物质价值。
情感表达
该诗通过互赠礼物的行为,强调“永以为好”的情感承诺,而非简单的物质交换。后世以此典比喻 礼尚往来或 以德报德的深厚情谊。
三、历史演变
文学运用: 自《诗经》后,该典被历代文人广泛引用。例如,钱起《送沈仲》以“琼琚”喻指沈仲的诗作,李白《清平调》借用“玉”意象表达对友情的珍视。 文化象征
四、相关延伸
成语“投木报琼”:直接源自该典,现多用于形容 知恩图报的行为。
文化影响:该典体现了《诗经》作为“诗经三百”之首的教化功能,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共鸣与道德自觉。
综上,“木瓜琼琚”不仅是《诗经》中情感表达的经典范例,也是中华文化中“礼义”与“情感”交融的象征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