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指可数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是 qū zhǐ kě shǔ,意思是形容数目很少,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。在这个成语中,“屈”表示弯曲,但在这里并不是指弯曲的动作,而是用来形象地表示数量之少,就像手指头弯曲起来一样,数量少到只需弯曲一下手指就能数清。
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《忆昨行和张十一》诗:“自期殒命在春序,屈指数日怜婴孩。”。在这首诗中,韩愈用“屈指数日”来形容时间的短暂和对婴儿的怜爱。
屈指可数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事物的数量非常有限,比如:
1. 他认识的人屈指可数,只有几个。
2. 现存的古迹屈指可数,值得保护的已经不多了。
3. 当今能被称为大师的人屈指可数,真是凤毛麟角。
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通常作为谓语或定语,有时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突出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屈指可数”中的“数”应该读作shǔ,而不是shù,而且“指”应该读作zhǐ,而不是zhí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