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是孟子《尽心章句上》中的名言,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:
一、字面与出处
“穷则独善其身” 指在困境或不得志时,应专注于自我修养与品德提升,保持内心的善良与道德底线,避免成为他人负担。
“达则兼济天下”
表示在顺境或得志时,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通过行动造福天下,体现儒家“仁政”思想。
二、深层内涵
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
孟子认为,个人修养是社会责任的根基。在能力有限时,保全自身是基本要求;而能力提升后,应主动回馈社会。这种思想既强调个人自律,又倡导积极入世。
道德实践的层次性
该句体现了儒家“性善论”的实践路径:通过“独善其身”实现内在品德的完善,再以“兼济天下”将善念外化。这种由内而外的道德实践观,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准则。
处世智慧的平衡
现代解读认为,这种思想蕴含着“知进退”的智慧:在困境中保持谦逊与自省,在顺境中保持谦和与担当,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。
三、现实意义
个人层面: 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守道德底线,同时为未来积累能量。 社会层面
此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既是对个人品德的期许,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呼唤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