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最佳古诗的选择因视角不同而有所差异,综合权威性、时效性及内容深度,推荐以下五首:
《端午》——唐·文秀 以简洁明快的笔触,点明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,同时借景抒怀: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
《乙卯重五诗》——宋·陆游
生动描绘端午民俗与个人感慨,如“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”将节日氛围与历史记忆结合,情感真挚。
《端午》——唐·李隆基
全诗气势恢宏,既描写节日盛况(“盐梅已佐鼎,曲糵且传觞”),又寄寓忠贞精神(“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”),兼具历史厚重感与人文关怀。
《和端午》——宋·张耒
通过竞渡追忆屈原冤魂,直抒胸臆:“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讵能还。”语言凝练,情感强烈,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。
《端午三首》——宋·赵蕃
以对比手法,批判时弊:“忠言不用竟沉死,留得文章星斗罗。”既表达对屈原的敬仰,又暗含对现实的反思,思想深刻。
总结:
若侧重历史溯源与民俗描写,推荐文秀、陆游;若强调精神寄托与哲理思考,李隆基、张耒更佳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