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登高必自”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,其完整表述为“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”,意思是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,远行必须从近处起步。
具体解析:
字面含义
“自卑”指从低处、基础开始,“迩”指近处。登高需从山脚起步,远行需从近路开始,强调做事要循序渐进。
哲学内涵
该句体现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的哲学思想,强调积累的重要性。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从微小基础逐步积累而来的,需脚踏实地、持之以恒。
文化象征
泰山登山起点处的“登高必自”石碑,既指实际登山路径,也隐喻人生奋斗需从基础做起。此碑由明代翟涛题刻,立于1564年,成为泰山文化的重要象征。
现实意义
该句常被用于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,不忘脚踏实地。例如,山东农业大学以此为校训,鼓励学子既要有“登高”的抱负,又要从基础课程和实践活动做起。
综上,“登高必自”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表述,也是中华民族务实精神的体现,至今仍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