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经典情节,展现了其卓越的智谋与胆识。以下是故事的核心要点:
背景与起因
赤壁之战前夕,周瑜为消除诸葛亮对东吴的威胁,故意提出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难题。诸葛亮却淡定表示只需三天,并立下军令状。
具体实施
- 诸葛亮向鲁肃借来二十艘船,每船配备三十名军士,用青布幔子遮盖,并在船两侧扎满草把子。
- 前两日诸葛亮未露声色,第三天大雾弥漫时,他率船向曹军水寨进发,擂鼓呐喊制造进攻假象。
- 曹军因雾中不明虚实,射出大量箭矢,草把子被插满后,诸葛亮命船掉头返回,最终完成十万支箭的任务。
结果与影响
- 曹操损失十万支箭,周瑜自叹不如,诸葛亮因此赢得东吴信任。
- 该故事体现了“以智取胜”的战略思想,成为后世谋士运筹帷幄的典范。
文化意义
成语“草船借箭”源于此典故,形容运用智谋借力达到目的,常用于比喻凭借他人资源或条件完成艰巨任务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