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蜻蜓文案网-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红蜻蜓文案网-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暖风吹得游人醉整首诗赏析?

59

《题临安邸》是宋代诗人林升的七绝,通过描绘临安(杭州)的繁荣景象,讽刺南宋统治者苟安求和的腐朽本质。全诗如下:

```

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

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
```

一、创作背景

此诗作于北宋灭亡后,南宋迁都临安(杭州)期间。当时南宋政府偏安一隅,不思收复被金人占领的汴州(开封),导致国家命运堪忧。林升通过这首诗直指当政者的荒废朝政,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。

二、诗句解析

首联: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

- 乐景与哀情的对比:

前两句描绘临安城“重重叠叠的青山,鳞次栉比的楼台”以及西湖边“无休止的歌舞”,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。然而,这种表面繁荣实为虚假,暗示了统治者沉迷享乐、荒废朝政的现状。

- 反问的妙用:“西湖歌舞几时休?”以反问语气表达对当政者纵情声色、不思进取的愤慨,暗示这种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“淫靡之风”。

颔联: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
- 双关语的精妙:

“暖风”既指自然春风,又暗喻社会上的腐朽风气,将游人比作被“熏醉”的木偶,形象地刻画了其沉迷享乐、忘国忧民的精神状态。

- 地理名词的象征:“杭州”与“汴州”(北宋都城开封)形成对照,直斥南宋当局忘记国恨家仇,将临时避难所当作了故都,蕴含强烈的讽刺意味。

三、艺术特色

讽刺与隐喻:全诗以冷言冷语的讽刺手法,通过描写西湖歌舞等具体场景,揭露统治者的腐朽本质,达到“愤慨已极,却不作谩骂之语”的艺术效果。

结构与语言:采用“先写乐景,后写哀情”的结构,先描绘杭州的繁荣,再通过“暖风”“醉”等词引发对现实的反思,形成鲜明对比。

四、历史意义

该诗不仅是南宋时期讽喻诗的代表作,也是中国文学中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家国情怀的经典范例,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