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野望》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代表作,全诗以山野秋景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孤独、彷徨的情怀。以下是名句的赏析:
一、首联:景中含情,奠定基调
“东皋薄暮望,徙倚欲何依。”
“东皋”:指诗人归隐地绛州龙门的水边高地,常在此游憩并抒发幽思。- “薄暮”:渲染时间流逝的寂寥感,为全诗奠定基调。- “徙倚欲何依”:化用曹操《短歌行》,以牛枝喻归宿,表达百无聊赖的彷徨心境。
二、颔联:秋景渲染,烘托孤寂
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”
“树树”“山山”:互文手法,展现无边秋色与落日余晖的壮阔景象。- “萧瑟”:通过色彩与光线的描写,强化季节更迭带来的孤寂感。
三、颈联:动态对比,反衬心境
“牧人驱犊返,猎马带禽归。”
“牧人”“猎马”:以田园生活为切入点,形成与诗人孤独心境的对比。- “动态”:通过“驱”“返”“带”“归”等动词,赋予画面生机,却更显诗人无所依托的寂寥。
四、尾联:直抒幽愤,升华主题
“相顾无相识,长歌怀采薇。”
“相顾无相识”:强化孤独感,暗示与现实世界的疏离。- “长歌怀采薇”:借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典故,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,抒发苦闷与无奈。
总体评价
王绩通过“自然景物+心理活动”的结合,将个人情感融入山水画卷。首联与尾联的抒情呼应,颔联与颈联的景物烘托,构成全诗的逻辑结构。此诗不仅是王绩山水诗的代表作,也是唐代五言律诗的早期范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