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《三国演义》中人物的歇后语,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:
一、诸葛亮相关歇后语
诸葛亮吊孝 - 装模作样/假仁假义/不是真心
- 例:诸葛亮为周瑜吊孝,实为实施连环计,讽刺其虚伪。
诸葛亮草船借箭
- 有把握/神机妙算
- 例:周瑜借箭不成,诸葛亮仅用草船便成功借得十万支箭。
诸葛亮空城计
- 不得已/神机妙算
- 例:城中兵力空虚,诸葛亮大开城门,吓退司马懿。
诸葛亮征孟获
- 收收放放/心机深沉
- 例:七擒七纵后,孟获彻底归顺,体现诸葛亮的智慧。
二、关羽相关歇后语
关羽刮骨疗毒
- 若无其事/神勇无畏
- 例:关羽在军中刮骨疗毒,展现其坚韧与冷静。
关羽过五关斩六将
- 义薄云天/勇猛无敌
- 例:为救兄长,关羽单刀赴会,斩颜良文丑于洛阳。
关羽卖豆腐
- 人硬货不硬
- 例:关羽以武力震慑强敌,却无人敢买其豆腐。
三、张飞相关歇后语
张飞吃豆芽
- 一盘小菜一碟
- 例:张飞因吃豆芽被责骂,讽刺其自视过高。
张飞穿针引线
- 粗中有细
- 例:张飞虽看似粗鲁,但偶尔能展现出细腻的一面。
张飞拆桥
- 有勇无谋
- 例:为防止敌人追击,张飞当机立断拆毁桥梁。
四、曹操相关歇后语
曹操吃鸡肋
- 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
- 例:曹操平定辽东后,因无功受禄而烦恼。
曹操疑心重
- 谁敢造次
- 例:曹操常因多疑而错失良机,如误杀吕伯奢。
曹操割须弃袍
- 狡诈多疑
- 例:曹操在当阳长坂坡败退时,为避免被认出而割须弃袍。
五、其他经典歇后语
刘备借荆州: 有借无还(源自孙权故事,后演变为三国典故) 周瑜打黄盖
徐庶进曹营:一言不发(因心怀刘备,甘愿沉默)
以上歇后语均源自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经典情节,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人物性格与事件特点,是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智慧结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