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唐代诗句
孟郊《苦寒吟》 - “天寒色青苍,北风叫枯桑。厚冰无裂文,短日有冷光。敲石不得火,壮阴正夺阳。”
- 以“厚冰”“冷光”等意象表现深冬严寒,未直接提及雪花。
白朴《天净沙·冬》
- “一声画角谯门,半庭新月黄昏,雪里山前水滨。竹篱茅舍,淡烟衰草孤村。”
- 通过“雪里”与“无雪”的矛盾描写,营造阴冷孤寂的冬日氛围。
二、宋代诗句
杨公远《冬晴》
- “一冬晴暖雨全少,三阴寒雪不成。”
- 直接点明“三阴寒雪不成”,反衬出冬日阴冷干燥的特点。
朱淑真《念奴娇·冬晴无雪》
- “冬晴无雪,是天心未肯,化工非拙。不放玉花飞堕地,留在广寒宫阙。”
- 以拟人手法表现冬日晴朗却无雪的奇异景象。
三、其他相关诗句
张谓《早梅》: “一树寒梅白玉条,迥临村路傍溪桥。” 通过寒梅映雪的意象,侧面烘托冬日严寒。 高骈《对雪》
“已讶衾枕冷,复见窗户明。”
虽写雪,但侧重室内寒冷感受,可引申为未下雪的阴冷。
四、补充说明
关键词辨析:部分诗句可能包含“雪”字,但结合语境可判断为未下雪的冬日,如“雪里”实为冰封河面。
同类意象:常通过“北风”“枯桑”“寒更”等意象共同营造阴冷氛围。
以上诗句均围绕“寒”“冷”核心意象展开,通过自然景物与心理感受的结合,生动表现冬日阴冷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