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唐代经典
孟郊《游子吟》 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 - 核心意象:
通过“慈母缝衣”和“寸草难报”比喻母爱的伟大与无私。
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
辛勤三十日,母瘦雏渐肥。爱子心无尽,归家喜及辰。 - 核心意象: 以“母瘦雏肥”展现养育之恩与子女的感恩之情。 二、清代经典黄景仁《别老母》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 - 核心意象: 通过“白发”“泪眼”和“有子不如无”直抒离别之痛与母爱的伟大。蒋士铨《岁暮到家》
爱子心无尽,归家喜及辰。寒衣针线密,家信墨痕新。 - 核心意象: 以“寒衣针线”和“家信墨痕”体现子女的牵挂与母爱的细腻。 三、其他经典 王安石《十五》
将母邗沟上,留家白邗阴。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 - 核心意象:通过“南北总关心”隐喻母子牵挂的深远。
四、核心主题总结
母爱的伟大:多以“缝衣”“白发”等意象表现,如孟郊“三春晖”、黄景仁“泪眼枯”。
子女的感恩:通过“寸草心”“家信”等表达,如《游子吟》的“报得三春晖”、蒋士铨的“寒衣针线密”。
离别之痛:以“河梁”“柴门”等场景渲染,如《别老母》的“白发愁看泪眼枯”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