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鹰展翅高飞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含义和用法如下:
一、基本含义
字面意义 指雄鹰展开翅膀飞向高空的姿态,常被用来描绘鸟类在天空自由翱翔的壮丽景象。
比喻意义
- 志向与抱负: 比喻人胸怀远大理想,如“大鹏展翅”特指传说中能飞至九重天的神鸟,象征突破极限、追求极致的抱负。 - 能力与潜力
二、文化内涵
历史典故:成语出自清代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便是那树上的鸟儿,也忒楞楞展翅高飞。”虽为小说引用,但已广为流传,成为表达积极进取精神的典型意象。
精神象征: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鹰象征刚毅、敏锐与力量,展翅高飞的形象常与“鹏程万里”“搏击长空”等表述结合使用,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。
三、使用场景
励志语境:
常用于鼓励人们突破局限,如“愿你如雄鹰展翅,扶摇直上九万里”。
艺术表达:
在文学、绘画、雕塑等艺术形式中,雄鹰展翅的姿态常被用来传递自由、力量与希望的主题。
四、近义词与出处
近义词:鹏程万里、展翅高飞、扶摇直上。
文学出处:唐代李白《上李邕》: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”原指大鹏乘风飞升的壮阔景象,后借喻事业迅速发展。
综上,雄鹰展翅高飞不仅是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追求卓越、超越自我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