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俊不禁的典故出自唐代赵璘的《因话录》,其白话文解释如下:
典故背景
尚书省二十四司印需每日上缴直厅,郎官交接时因印链过长,需悬挂于臂,极为不便。杨虔州任吏部员外郎后,改革为置柜加锁存放印鉴,此举被沿用至今。
核心典故
柜子建成后,时任吏部郎中周戎戏题考词:“当有千有万,忍俊不禁,考上下。”其含义为:柜子虽能妥善保管印鉴,但每日被频繁查看,如同“千军万马”般“忍俊不禁”(即忍不住被审视),暗含对制度繁琐的讽刺。
总结
该典故通过幽默的文字,既展现了古代官制细节,又体现了官员对现实问题的戏谑态度,成为“忍俊不禁”成语的典型出处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