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侍”是一句流传千古的成语,其含义和背景如下:
一、字面与引申含义
字面含义 本义指优秀的鸟儿会选择适合栖息的树木,贤能的臣子会挑选明主(君主或领导者)效忠。
引申含义
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选择能发挥其才能的领导或平台,强调人才与环境的匹配性。
二、出处与背景
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 李肃劝说吕布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”,以此劝其归顺董卓,但吕布最终未听从。 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
三、核心思想
人才与环境的匹配 强调贤才需在适合的平台上才能实现价值,正如鸟儿需依赖树木生存。
主动选择的重要性
既包含个人对机遇的把握(如吕布未识良机),也暗含对领导者的选择标准(明主需能善用人才)。
四、现实意义
个人发展: 提醒职场人士需认清自身与岗位的适配性,主动寻找能提供发展空间的环境。 组织管理
五、相关成语
“木择鸟”:与“鸟择木”相对,指环境对人才的选择作用,出自《论语》。
通过这一成语,可理解人才与领导关系的辩证性:既需个人主动适配环境,也需环境提供成长土壤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